第一财经记者从深圳市相关部门了解到,该市于11月30日发布《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若干措施》,将对工业企业在深圳实施的总投资额达到5亿元及以上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,按照不超过项目审定总投资建设费用的10%给予资助,单个项目资助上限为1亿元;对工业企业实施的总投资额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的智能化改造项目,按照不超过项目审定总投资建设费用的20%分档给予资助,单个项目资助上限为5000万元。
相关措施多维度加大对技改项目的融资支持,提出建立银行贷款、基金支持、融资租赁、风险补偿和政府贴息5项"组合拳",鼓励和引导银行机构推出"技改贷""数字贷"和"绿色贷"等专属信贷产品,提供优惠利率,提高贷款审批效率,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的银行贷款利息或设备融资租赁利息,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贴息支持。
深圳市出台上述政策措施也是落实广东省的有关部署。11月13日,广东省政府公布"技改十条"文件,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开展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改造,提出在2023~2027年力争全省年均开展技术改造的工业企业达9000家以上,引导不少于1000亿元支持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,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,通过设备奖励、贷款贴息、保险和融资租赁补贴、风险补偿等方式予以支持。
今年4月,四川省发布《关于全面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到2025年,建立起工业领域安全环保能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;到2027年,在工业企业全面完成全行业覆盖、一轮以上的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改造,累计新增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改造投资超2000亿元。其中,在2023年底前完成钢铁、有色、建材、化工等重点领域评价指标体系建设,2025年底前完成轻纺、矿山、新材料等行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,到2027年完成重点工业企业全覆盖的技术改造。
重庆市经济信息委、财政局等五部门于今年7月联合印发《重庆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"技改专项贷"实施方案(2023-2027年)》,提出以贷款贴息和担保补助为手段,鼓励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设备、新材料对现有设施、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,到2027年全市技改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提高至40%以上,区县应对软硬件投入1000万元以下的技改项目建立支持机制,对市级"技改专项贷"支持项目给予配套贷款贴息和担保补助。
今年8月,山西省政府出台《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》,随后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配套出台《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激励方案》,拉开了该省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的序幕。山西省提出,通过实施六大技术改造专项工程,力争到2025年,全省技术改造水平显著提升,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8%以上。
山东省在推动工业企业技改上走在国内前列,2017年就出台了全国第一个技术改造地方性法规《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条例》,还在全国率先推行了"一县一策"技改模式。今年9月,《山东省传统产业技改升级行动计划(2023-2025年)》印发,聚焦冶金、化工、轻工、建材、纺织服装、机械等山东六大传统优势产业,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。该省今年初即提出,力争全年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万个左右,工业技改投资实现6%左右增长。
中央层面持续鼓励支持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。最早的重大政策可追溯至1982年,当年国务院发布《关于对现有企业有重点、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的决定(国发[1982]15号)》,要求"改变过去以新建企业作为扩大再生产主要手段的作法,实行以技术改造作为扩大再生产主要手段的方针","摆脱过去那种多、效果差的老路,走投资省、见效快、经济效益高的新路","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这一战略转变"。
之后,国务院又多次部署推进企业技改相关工作。其中在2012年9月,国务院发布《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》,要求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,中央及地方财政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,增加技改投入;到2015年,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明显提高,推动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更加健全。2015年11月,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企业技术升级改造,决定启动实施一批重大技改升级工程,支持轻工、纺织、钢铁、建材等传统行业有市场的企业提高设计、工艺、装备、能效等水平,有效降低成本,扶持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成长。
今年7月19日,新华社受权发布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》,其中提到,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,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生产工艺、设备、技术的绿色低碳改造力度,加快发展柔性制造,提升应急扩产转产能力,提升产业链韧性。这是中央首次就民营企业的技术改造提出专门意见。
随后数天,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召开,会议强调,抓紧研究推进技术改造的政策措施。一位区域经济专家据此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,新一轮技改有望在全国陆续展开,其意义不仅在于提高企业竞争力,也将通过带动相关投资,为稳增长助力。